普济方 - 第 2032 页/共 3614 页

(出圣济总录)   治水泻肠鸣。脐腹撮痛。   代赭(赤)干姜(炮)龙骨(各一两)附子(炮裂去皮脐)上为末。研软饭和丸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空心米饮下。日午再服。   砂丸治水泻不止。   砂(研)石硫黄(研各一两)铅丹(研半两)巴豆(去皮心出油尽十四枚)上先用巴豆霜研细。入诸药同研细。用糯米饭为丸。如小豆大。水泻新汲水下一丸。赤白痢煎干姜甘草汤放冷下一丸。吐泻煎生姜木瓜汤放冷下一丸。不拘时服。   杏仁丸治水泻。   杏仁(汤煎去两仁及皮尖七粒)砒霜(末)巴豆(霜)铛墨(各一钱)上研枣肉丸。粟米大。临卧。新汲水下一丸。   如圣丸   (出圣济总录)   治水泻滑肠。气虚久冷。   干姜(炮)高良姜胡椒蜀椒(去目并闭口者)上等分为末。醋煮面糊为丸。桐子大。每   诃黎勒丸治水泻。肠滑不禁。   诃黎勒(二两面裹煨去复选皮并面为末)干姜(炮)赤石脂龙骨(各一两)上为末。稀面糊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空心饭饮下。   诃黎勒丸治水泻。   取诃黎勒不拘多少。面裹炭火炮令赤黄。剥去面。取诃黎勒皮捣罗为末。软饭和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米饮下。空心食前服。   治水泻   南木香缩砂仁白术(各一两)丁香(半两)上锉如麻子大。每服三四钱。水一盏半。煎   浓朴丸治水泻。   浓朴(三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)黄连(去须一两微炒)木香(一两)干姜(炮一两)上为末。醋煮面糊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不计时候。以冷米饮下。   肉豆蔻散治水泻。腹痛肠鸣。   肉豆蔻(去壳为末三两)生姜(汁二合)白面(一两)上将姜汁和面作饼子。裹豆蔻末。煨令黄熟。研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空心米饮调下。日午再服。   斗门散治暴泻。日夜无度。   橡斗子(去刺)诃黎勒(煨去核)黄连(去须)上等分捣罗为散。每服一钱。米饮调下。食   立效丸治水泻不止。   铅丹(炒半钱)草乌头(一枚炮制去皮脐)巴豆(三粒去皮心膜出油尽碎)上先捣乌头为末。与二味研极匀。以糊丸如绿豆大。每服一丸。煎陈粟甘草乌梅汤。放温服下。   黑神丸治水泻不止。   巴豆(一枚去皮心膜不出油)杏仁(七枚去两仁及皮尖炒)铛墨(一钱)上研极细。以糯米粥丸。秫米大。每服一丸。冷水下。立止。甚者再一丸。   针头丸治水泻。肠鸣。及积痢   (一名朱砂丸)巴豆(一枚去皮膜)杏仁(一枚去皮尖二味皆针桃上火燎存性)上细研约三百转。   入大豆末一字。再研一百转。面糊和丸。如针头大。每服一丸。新汲水下。一方以蒸枣肉为丸。   芥子大。朱砂为衣。倒流水下一丸。食前服。   白垩丸治水泻。米谷不化。昼夜不止。   白垩(一两火过)干姜(炮一两)楮叶(二两生研细)上研为末。米糊和丸。   如绿豆大。空心米饮下二十丸。   黄蜡丸治水泻不止。伤冷虚极。   用硫黄一两研细。先用黄蜡熔化。即入硫黄末和匀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丸。新汲水下。   备急朝真丹治气虚伤冷。暴作水泻。日夜二三十行。腹痛不止。   硫黄(二两)牛角(炙研令极细)枯白矾(各半两)上同细研。水浸蒸饼。去水。   搅和丸如桐子大。朱砂为衣。每服十五丸。温米饮或盐汤下。   如圣丸治水泻。赤白痢。   乌头(端正大者炮制去皮脐)绿豆上等分为末。新汲水和丸。绿豆大。以丹砂为衣。   每服五丸。白痢干姜汤下。赤痢甘草汤下。赤白痢煎干姜甘草汤下。水泻用新汲水下。小儿一二丸。不拘时候。   硫黄丸治水泻不止。腹脏久冷。不思饮食。   硫黄(一两)白矾(三两烧令汁尽)上都细研为末。以粳米饭和丸。每服十丸。不计时候。以粥饮下。   硫黄散治暴泻所下如破水。   生硫黄白滑石上为末。温水调下立止。   干枣方治水泻。   用青州干枣十枚。去核。入莨菪子填满。以麻缠却用炭火烧令烟尽。研细。每服一钱半。   煎   治水泻多时不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