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31 页/共 3614 页
赤石脂(三两)龙骨(二两)艾叶(一两微炒)附子(一两炮裂去皮脐)肉豆蔻(一两去皮)缩砂(一两去皮)高良姜(一两锉)干姜(一两炮制锉)吴茱萸(半两汤浸七次焙干微炒)浓朴(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)上捣罗为末。以醋煮面糊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
大道固肠丸(出御药院方)治肠虚滑泄。水谷直下。完谷不化。久寒积冷。心腹
胀
满。不思饮食。怠惰嗜卧。困倦少力。兼治白带。脉候沉微。
肉豆蔻(醋面裹烧熟为度)硫黄(火)赤石脂(烧红)白矾(枯过)阳起石(烧一日各一两)干姜(炮)川乌头(炮去皮脐各一两半)缩砂仁木香(各半两)白龙骨(二两半)上件研为细末。醋面糊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。空心粥饮下。
木香丸治脾胃虚冷。肠滑水泻。如休息痢不止。
木香白垩(火)肉豆蔻仁丁香(各半两)干姜(炮)诃黎勒(煨取皮)龙骨(各一两)黄连(去须三两)上为末。炼蜜丸。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空心米饮下。
日晚再服。
治水泻。米谷不化。昼夜不止。
(出圣济总录)取黄荆叶不限多少。阴干捣罗为散。每以米饮调下三钱。
又方
(出圣济总录)取羊蹄根晒干。刮去皮。捣为末。每服以米饮调下三钱。
又方
(出圣济总录)取干艾半斤。慢火炒令热。布裹坐之。冷再炒坐。
香连散
(出圣惠方)
治水泻。时有腹痛。
木香(半两)黄连(三分去须微炒)缩砂(三分去皮)当归(三分锉微炒)龙骨(一两)诃黎勒(三分煨用皮)浓朴(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)莨菪子(一两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晒干炒令黄黑色者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调下二钱。
芜荑丸
(出圣济总录)
治水泻。
芜荑(炒)黄连(去须炒)吴茱萸(汤洗焙炒各三两)干姜(炮一两)枳壳(去瓤面炒半两)缩砂仁(二两)上为末。煮浆水饭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温米饮汤下。
浆水散
(出保命集)
治暴泄如水。周身汗出。身上尽冷。脉微而弱。气少不
能语。甚者加吐。此谓急病。
半夏(一两汤洗)附子(半两炮)干生姜甘草(炙)桂(各五钱)良姜(二钱半)上为细末。每服三五钱。水二盏煎至一盏。和渣热服。甚者三四服。微者三服。太阳经动下痢为溏。大肠不能禁固。卒然而下痢。或下漆光色。其中或有硬物。欲起而又下。欲了又不了。又便多清。此寒也。宜温之。春夏桂枝。秋冬白术汤。
缩砂丸
(出圣惠方)
治冷气水泻。日夜二三十行。腹中痛。四肢不和。
缩砂(一两去皮)黄连(一两去须微炒)附子(一两炮裂去皮脐)干姜(半两锉炮裂)木香吴茱萸(一两汤浸七次焙干微炒)上罗为末。用醋软饭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下三十丸。
木香散
(出圣济总录)
治水泻不止。
青木香黄连(去须炒各一两)诃黎勒皮(微炒三分)龙骨(半两)浓朴(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锉三分)上为散。每服三钱。空心以粥饮调下。日午再服。以差为度。小儿加减服之。
浓朴散
(出圣济总录)
治一切水泻。及冷痢。
浓朴(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锉一两)干姜(半生半炮一两)白术(一两)陈橘皮(汤浸去白焙三分)甘草(半生半炙半两)上为散。每服三钱。空心米饮调下。如霍乱吐泻。新汲水调下。日晚再服。
木香丸
(出圣济总录)
治水泻不止。
木香(一钱)草乌(生去皮脐半两)肉豆蔻(一枚大者去壳)胡椒(半两研)巴豆(大者七枚去皮心膜出油尽研)上为细末。令研匀。糯米饭和丸。如黍米大。每服三丸。
小儿一丸并用冷莱菔汤下。
龙骨散
(出圣惠方)
治水泻腹痛。不纳饮食。
龙骨(一两)木香(一两)当归(一两锉微炒)肉豆蔻(一两面裹煨面令黄为度)浓朴(二两去粗皮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二钱。粥饮下。日三四服。
代赭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