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50 页/共 3614 页

治气痢。腹胁虚满。肠鸣腹痛。便下赤白。   地榆樗皮当归(切焙)黄连(去须炒)枳壳(去瓤麸炒)桔梗桂(去粗皮)陈橘皮(汤浸去白炒)大腹皮(去锉皮)甘草(炙锉各一两)上捣筛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姜一   荜茇丸   (出同前)   治脾胃虚冷。兼肠间冷泻。变成气痢。   荜茇(一两一分)槟榔(锉一两一分)附子(炮去皮脐一两一分)阿魏(三两以水四合煎五六沸同蜜和药)诃黎勒皮芜荑仁(各二两)白术黄连(去须各三两)枳壳(去瓤麸炒一两三分)上为末。炼蜜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空心生姜汤下。日再。   渐加至四十丸。   陈橘皮丸   (出圣济总录)   治气痢。年深不瘥。   陈橘皮(汤浸去白焙一两)白茯苓(去黑皮三分)陟厘(微炒半两)麦(炒熟三分)石榴皮(炙黄一两)上为末。面糊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五丸。空心以温浆水下。日午再服。   赤石脂散   (出圣济总录)   治气痢不止。气力困弱。   赤石脂(三分)干姜(炮三分)浓朴(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)龙骨(三分)黄连(去须一两三分)白茯苓(去黑皮三分)无食子(三枚炒尽烟出)当归(切焙三分)上为散。每服三钱。空心米饮下。日晚再服。   地榆汤   (出同前)   治脾毒瓦斯痢。下血如鹅鸭肝。腹痛不止。   地榆诃黎勒皮(各一两)甘草(炙)当归(切焙各两半)柏叶茜根芍药赤茯苓(去黑皮各三分)上锉细。每服三钱。水一盏。煎取六分。去滓。温服。食前。   木香丸   (出同前)   治气泻不止。   木香丁香缩砂仁肉豆蔻(去壳各一两)藿香叶赤石脂诃黎勒皮(各半两)上为末。用面糊丸。梧桐子大。空心。食前米饮下十五丸。   龙骨散   (出圣济总录)   治气痢。腹内虚鸣。日久不瘥。   龙骨黄连(去须)黄柏(去粗皮)干姜(炮)阿胶人参浓朴(生姜汁炙去粗皮各二两)上为散。每服二钱。空心米饮下。日再。   橘皮丸   陈橘皮(汤浸去白焙三两)干姜木香枳壳(去瓤麸炒)芍药(各三两)桂(去粗皮)大   缩砂蜜丸   (出圣济总录)   治气痢。胃大肠虚不能制。昼夜无度。渐令人黄   瘦。食不为肌肉。困重无力。眼目多涩。十年不愈。   缩砂仁(去皮一两)肉豆蔻(半两去壳)黄连(去须二两)当归(切焙)赤石脂陈橘皮(去白酒浸一宿干燥各一两)上为末。炼蜜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   空心温浆水下   温中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气痢腹内疼痛。不欲食。   白术(三分)白芍药(半两)甘草(一分炙微赤锉)桂心(半两)当归(半两锉微炒)吴茱萸(一分汤浸七次焙干微炒)上为散。每服三钱。以水一中盏。入生姜半分枣二枚。煎六分去滓。不拘时稍热服。   木香散   (出同前)   治气痢。腹内疼痛。四肢不和。少欲饮食。   木香(三分)白豆蔻(一两去皮)干姜(半两炮制锉)当归(三分锉微炒)赤石脂(一两)诃黎勒(一两煨用皮)上细罗为散。每服。不拘时。以粥饮调下。二钱。   诃黎勒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气痢。心腹痛。不欲饮食。   诃黎勒(一两煨用皮)当归(三分锉微炒)红豆蔻(三分去皮)木香(半两)龙骨(三两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。不计时。以粥饮调下。二钱。   白术丸   (出同前)   治气痢。心腹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