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55 页/共 3614 页

(一名黄连丸出危氏方)   治下血黑如鸡肝色相似。时发渴者。   治男子妇人小儿大肠下血黑茶脚色。或脓血如靛色。所谓蛊痢者也。治之有殊   效。又能杀五脏蛊。   (出图经)取侧柏叶焙干为末。与真川黄连二味煎汤服。   卷二百十一 泄痢门   冷热痢   (附论)夫冷热痢者。由肠胃虚弱。宿有寒而为客热所伤。冷热相乘。其痢乍黄乍白是也。若热搏于血。血渗肠间。则变为血痢也。而冷伏肠内。外伤于气。气搏津液不能行。则变成白痢也。其汤熨针石。别有正方。补养宣导。今附于后。养生方导引法云。泄下有寒者。微微使引气以息内。徐徐吹息。以鼻引气。气足复前即愈。其有热者。亦能运气以去之也。   方   黄连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热痢。心腹痛。补不止。   黄连(一两)龙骨(二两)木香(半两)当归(一两锉)赤芍药(一两)诃黎勒(一两半)赤石脂(半两炙)干姜(一两炮)甘草(半两炙)上捣细罗为散。   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调下二钱。   阿胶丸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热不调。痢下脓血不止。腹痛不可忍。   阿胶(一两捣碎)干姜(一两炮)木香(一两)龙骨(二两)赤石脂(二两)黄连(一两去皮)当归(一两)黄芩(一两)浓朴(一两去粗皮)上捣罗为末。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下三十丸。   木香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热痢。虚损腹痛。不能饮食。日渐羸瘦。   木香(半两)甘草(半两炙)干姜(半两炮)白术(三分)黄芩(半两)柏叶(三分)当归(三分)黄连(三分)干熟地黄(三分)上为散。每服三钱。以水一盏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计时候。温服。   二黄丸治无问冷热新旧痢。   黄连黄柏干姜甘草艾(三月三日者熟各八分)附子(三枚)蜡(一鸡子大)乌梅肉(熬八分)上捣罗为末。以蜜和蜡于铛之中。慢火着蜜。须候蜡熔尽。如干益蜜丸。   空腹以饮服四十丸。日二。渐加至五六十丸。忌海藻、菘菜、猪肉、冷水。   归连丸治痢无问冷热及五色痢。入口即定。   黄连(四分)黄柏当归黄芩(各二两)阿胶(二两炙)熟艾(一两)上捣罗为散。以醇醋二升。煮胶烊。下药煮令可丸。如大豆。饮服七八分。日二夜一服。若产妇痢。加蒲黄一两。蜜和为丸。   犀角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热痢不止。腹肚疼痛。心神烦闷。   犀角屑(一两)白术(一两)黄连(一两去须)当归(一两锉)地榆(一两锉)木香(半两)上捣粗罗为散。每服三钱。以水一盏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计时候服。   诃黎勒散   (出千金方)   治冷热痢。烦闷不欲饮食。   诃黎勒(煨用皮)当归(锉微炒)黄连(各一两)甘草(半两炙)木香(半两)干姜(半两炮)上为散。每服四钱。以水一盏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计时候。温服。   附子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热痢。腹痛不能饮食。   附子(炮裂去皮)黄连(去须微炒)龙骨地榆(锉各一两)当归(三分锉)木香(半两)上细罗为散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调下二钱。   黄连丸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热痢。心神烦闷。腹中疼痛。   黄连(去须)黄柏(锉微炒)艾叶(微炒)赤芍药(各二两)当归(二两锉)羚羊角(屑二两)上捣罗为末。炼蜜和捣三二万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下三十丸。   浓朴丸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热不调。下痢不止。   浓朴(一两半去粗皮)黄连(一两去须)干姜(半两炮)甘草(半两炙)龙骨(半两)赤石脂(半两)上捣罗为末。炼蜜和捣百余杵。丸如梧桐子。每服不计时候。   以粥饮下三十丸   香豉汤   (出圣惠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