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53 页/共 3614 页

忌猪肉冷水。   又方   橡斗子(五枚盛莨菪子总莆炒黑)龙骨(半两)柿蒂(七枚)上罗为散。不拘时。   以粥饮下一钱。   神妙橡实散治水谷痢无问老小。日夜百余行。   橡实(二两)干楮叶(一两炙)上罗为散。每服。不计时煎乌梅汤调下。   菖蒲丸治水谷痢。及冷气腹痛虚鸣。   菖蒲(三两)干姜(一两半炮锉)上罗为散。用粳米饭和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食前粥饮下三十丸。   又方   龙骨(末三两)巴豆(二七枚去心皮研去油)上以粟米稠粥和丸。麻子大。每服以陈米粥下三丸。如微转以井花水下。   豆蔻散治水谷痢久不止。腹胁妨闷。不思饮食。   治水谷痢久不止。   以糊粉二两。枣肉和捣作饼子。急火中烧令赤。即出地上。以碗合之。勿令风入。待冷细研。食前粥饮调下半钱。   治水谷痢。   (出肘后方)用韭作羹微炒。任食之。   又方   用小豆一合。和蜡三两。顿服之愈。   疗水谷痢方。   用棕榈皮烧灰研。以水和服三方寸匕。   广济疗水痢。及霍乱。冷痢。及食不化有白脓。日夜无度。但疑是冷。悉主之。   兼治泻痢。   白石脂干姜(各八两)上为末。以沸汤和少许面薄糊。和药并手捻作丸。如食法下。   不止加干姜八两。忌如常法。一方米饮空心下。霍乱吐泻浆水下。   疗水痢腹中气方。   茯苓(八分)白龙骨(八分研)诃黎勒(八分)黄连(八分)酸石榴皮(八分)上为末。蜜丸梧桐子大。空心以饮服。每服二十丸。日二服止。忌肉油腻生冷等。   疗水谷痢方   狗骨灰(牛骨灰亦得)曲(六月六日造熬令黄)上等分为散。空腹服一大茶匙。常曲亦得。   主水痢方   鸡子(二枚)黄蜡(一两)上熬熟食之。宜空肚食。日三服。佳。   又方主治水痢。及疗热水谷下痢。   黄连苍术(各三两)上作散。和鸡子七枚同煮。并捻作丸。煮赤豆作浆粥服三十丸。   日三服。若渴但饮豆浆粥。   一方以水七升煮二升分服。忌猪肉冷水。   黄芩五味散水谷之痢。其候必腹甚痛。食无妨。但食后即痢。食皆化尽。惟变   作水。痢无期度。多食多下。少食少下。有此状者宜服。   黄芩黄连黄柏(各五两)黄(四两)龙骨(六两)上为散。以饮下之。初服一大茶匙。日二。稍加至二三匙。服瘥乃止。忌猪肉冷水等。   治水谷痢。   黄连(二两)黄柏(二两)阿胶(二两炙)上为散。以苦酒蜜各半升。煎阿胶令烊。内诸药令可丸。饮服三丸。日四。   白蒿方治夏日暴水痢。   用白蒿叶干为末。以米和一匙。空腹食之。   疗水谷下痢方   用黄连一升。金色者打碎。陈米五合。二物以水七升。煮至二升。分为二服。   安石榴汤疗水痢及赤白痢。笃困欲死。肠已滑。医不能疗者。   干姜黄柏(各二两)石榴(一枚壳小者二枚)阿胶(二两半切炙)上以水三升。   煮一升二合。去渣内胶令熔。顿服即瘥。未蠲更作。老小亦良。羸瘦者少服。一方无黄柏用黄连。   治水谷痢所下之痢。并无赤色。只下黄沫。忽时下白沫。饮食减少。肌体黄瘦。宜服此方。诃子(面裹炮去核用皮)舶上黄(研细各一两)黄橘皮白术川芎(各半两)甘草(炮四株)肉豆蔻(一枚)上件细杵罗为末。用舶上黄末相滚令匀。用薏仁杵作粉煮粥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急焙干。每服五十丸。空心米汤下。须是焙干。莫令损药气。   治水谷痢久不瘥   浓朴(三两)黄连(三两)上锉以水三升。煎取一升。空心服。   卷二百十 泄痢门   蛊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