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48 页/共 3614 页

治一切恶痢杂下。及脾泄等症。   漏兰子(一个大者)阿胶(半两)木香(半两)黄连(半两)罂粟壳(半两)乳香(少许别研)上除乳香外。将其余五味锉成小块。炒令焦黑色存性。不令烟绝为末。   乳香和匀。   神应丸   (出卫生宝鉴)   治噤口痢。全不进饮食。痢下不时。   罂粟壳(半两)乳香(四钱)木香(半两煨)槟榔(五枚煨)肉豆蔻(一分面裹煨)上为末。炼蜜丸。梧桐子大。大人每服二十丸。小儿十丸。煎罂粟汤下。   治中汤。   (出如宜方)   治脏寒冷气。腹痛肠鸣。下痢青黑。   人参干姜白术青皮陈皮甘草(各等分)上咀每四钱水煎服。又服附子理中汤。   对金散   (出如宜方)   治脾泄。   陈皮(八两)苍术浓朴(各二两)上为末。姜枣煎。加肉豆蔻更良。   四神丸   (出杨氏家藏方)   治脾胃受湿。肠虚下痢。频并不止。   附子(炮去皮脐一两)肉豆蔻(面裹二两煨香)诃子(煨去核半两)干姜(炮半两)上为细末。蒸枣肉搅和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陈米饮下。   养脏汤   (出续易简方)   治湿毒痢。所下如豆羹汁。心腹刺痛。腰腿沉重。   浓朴(去皮干制)肉豆蔻(面裹煨)苍术(米泔浸锉炒)木香橘红(各二钱)赤茯苓(二钱半)甘草(炙一钱)上锉散。每服四钱。水一盏半。姜五片。枣一枚。煎八分去滓。   万应丸   (出续易简方)   治久挟积滞。因伤生冷。遂作痢疾。或赤或   白。经久不瘥。   白牵牛肉豆蔻(面裹煨)槟榔(各等分)上为末。炼蜜丸。如绿豆大。每服五十丸。赤痢甘草汤下。白痢干姜汤下。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。空心食前服。   米粉丹   (出同前)   治痢疟。及积痢。   巴豆(去皮心膜出油)粉霜砂朱砂(各一钱)砒霜(研半钱)上研匀。黄蜡二钱。溶   育肠汤   (出杨氏家藏方)   治脾胃虚冷。或挟风冷。脐腹撮痛。下痢虚滑。或   变脓血。   人参(去芦头)白术高良姜赤石脂(过)肉桂(去粗皮)当归(洗焙)附子(炮去皮脐)甘草(炙)浓朴(去粗皮生姜汁浸炒)肉豆蔻(面裹煨香)上各等分为粗末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入粳米百粒同煎一盏。去渣温服。   治痢欲投补药。必择温通之剂。如四君、理中。须用木香、白豆蔻、茯苓、肉   桂、浓朴之类。可以散风邪。分水道。开胃脘。治缠扰。利闭涩。此攻守之意两全矣   。若虚损厥逆。六脉沉绝。不可拘。当重补兼助气。守而不攻可也。宜四顺附子汤。参   附二建之类。若厥而有痰。所下或纯白。凡姜附皆可用。治痢当以开胃进食为急。若   行止涩。非惟养。必胃气闭而不通。噤口不食急矣。又易简断下汤。罂粟壳用醋炙   。加乌梅得法。且有四君料。不致闭闷妨食。本事方用生姜炒。   治患痢久后。分寒热急痛。   (出本草)以艾叶和蜡、并诃子烧熏。神验。   治患痢久后。分急痛。   (出本草)以诃黎勒和蜡烧熏。及热煎汤。通手后洗。   止下痢   (出本草)以枫香。水煎服。   止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