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66 页/共 3614 页
治赤白痢。日夜不绝。
赤石脂(一两)龙骨(一两)阿胶(一两)地榆(一两)浓朴(一两半)诃黎勒(一两)当饮调下。不计时。日二。
赤地利丸治一切赤白冷热下痢。腹内疼痛。
赤地利阿胶赤石脂(各二两)当归干姜(各一两半)地榆荷梗(各一两)黄连(炒三两)木香(半两)上捣罗为末。以米醋二升。入药末一两。同熬成膏丸。
当归汤治赤白痢疼痛不止。
当归浓朴阿胶芍药(各一两)甘草(半两)黑豆(一合)干姜(三分)乌梅(三分)赤茯苓(三分)上细锉。每服三钱。水一盏。煎取七分。去滓。温服。
黄连散
(出圣惠方)
治赤白痢腹中痛。口干。或作寒热。
黄连(三分)白术(半两)黄芩(半两)当归(炒三分)乌梅肉干姜(各半两)阿胶(一两)甘草(半两)上为散。每服三钱。水一中盏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计时候。稍热服之。
乌梅散治赤白痢久不止。腹中疼痛。及下血脱肛。
乌梅肉樗根皮赤石脂当归地榆(炙各三两)黄连干姜(炮各三分)甘草(一分)上为散。每服三钱。温水饮调下。空心食前服。
软红丸治赤白痢。久不瘥。取虚积。
丹砂(半两)粉霜(一分)砒霜(半两)硫黄硼砂硝石(各一钱)轻粉(二钱)龙脑(研半钱)上同研匀。入细去皮心膜巴豆半两研匀。用黄蜡半两。溶作汁同和。
旋丸如蚕豆
赤石脂丸治气虚冷热不调。脐腹疼痛。下痢脓血。日夜频滑。四肢少力。里急
后重。不进饮食。
赤石脂龙骨白矾灰(各二两)胡粉(一两)密陀僧(半两)阿胶乌贼鱼骨(各一两)上研为末。再同研匀。以粟米饮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。
温米饮下。食前服。
黄连汤治赤白痢。
黄连黄柏干姜石榴皮阿胶(各三两)当归(二两)甘草(一两)上罗匀。
以水七升。煎取三升。日三服。
绿白散治大人小儿赤白痢。滑肠不止。
绿矾白矾锻石铅丹赤石脂龙骨缩砂仁(各半两)上捣研为散。更合研匀。
每服
丹硫丸
(出圣惠方)
治赤白痢久不瘥。脐腹痛。
丹砂硫黄(各二钱)白头末(半钱)巴豆(一钱半)砒霜(半钱)麝香蛤粉(二分)上
艾叶丸治赤白痢血多。痛不可忍。
艾叶黄连木香(各一分半)肉豆蔻(各三分)地榆(一两)阿胶当归(各半两)上捣
马蔺子饮治赤白痢。脐腹疼痛。及久水泻。白浊如米泔。
马蔺子(三合)地榆艾叶(各二两)赤石脂当归(各四两)龙骨白茯苓(一两半)上
斗门散治八种毒痢。脏腑撮痛。脓血赤白。或有五色相杂。日夜频并。兼治禁
口恶痢。里干姜(半斤)地榆(一两)甘草(二两)干姜当归(各一两)黑豆罂粟壳(各四两)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水一盏。煎至七分。温服。不拘时候。
没石子散治痢白多赤少。
没石子(半两)黄连(一两)干姜(一钱)白茯苓(半两)当归(一两)浓朴(一两)上捣
黄连汤治赤白痢。
黄连黄柏皮地榆乌梅甘草赤芍药上等分。每服四钱。水一盏半煎。去滓服。
食
断下汤止赤白痢。无问久近长幼。及休息痢疾。
茯苓白术(各一两)甘草(半两)草果(一枚)罂壳(大者十四枚)架香(半钱)上为粗末。分作两服。每服姜五片。大枣三枚。大乌梅三个。煎服。食前。纯赤加黑豆二十七粒。白加干姜一钱重。凡罂粟壳治痢。服之其功效如神。但性紧涩。多令人呕。既用醋制。
加以乌梅不致为患。素呕吐则不可服之。大率痢疾。古方谓之滞下。多因肠胃素有积滞而成。
此疾始得之未可遽止。先以大巴豆感应丸十余粒。用白梅煎茶或姜汤咽下。令大便微利。仍以煎药服之。无不应手作效。
治赤白痢
三片生姜三个枣。一个乌梅三寸草。更加罂粟与陈皮。赤白泻痢一齐扫。
实肠散治赤白痢。
青皮陈皮浓朴苍术诃子砂仁上罗匀。每服用枣子一个。生姜三片。水二盏。
煎
龙骨阿胶散治赤白痢。冷热相攻。腹中刺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