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68 页/共 3614 页
取石榴一枚。并子捣汁。顿服如梅实。入建茶。
神妙散治赤白痢疾。
大黄人参枳壳大麻子(各等分)上为末。面糊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白汤下。
麝香丸治赤白痢诸药无效。
麝香(一分)绿豆粉(一分)朱砂(半两)巴豆(一分)上为细末。粟米饮丸如绿豆大。食
内补散治赤白痢。
黄连(一两)甘草(半两)干姜(半两)紫笋茶(半两)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
粥饮调下。不计时候。日三。
龙骨散治赤白痢。肠胃虚滑。
龙骨(半两)黄连牡蛎(一两)乌梅肉(三分)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温米饮调下。食前服。
橡实散治赤白痢。
橡实壳甘草荔枝壳石榴皮上等分细。每服半两。水一盏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滓。温服
黄连散治赤白痢脓血。
黄连龙骨(各二两)赤石脂(一两半)浓朴(一两)人参(三分)干姜地榆黄芩(各
阿胶丸治赤白痢。痛不止。
阿胶(三两)黄连(二两)当归胡粉(各一两)上研为末。稀糊粉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食前米饮下。
万金茯苓散治赤白痢。
赤茯苓黄连阿胶黄柏(各等分)上为散。每服二钱。空心甘草汤下。日再。以瘥为度。如三岁以下小儿。每服半钱。五岁至十岁。每服一钱。
肉豆蔻散治赤白痢。累医不效。
肉豆蔻(五枚)鹿角屑(一两)胡粉密陀僧(各三分)上为散。每服二钱。米饮调下。
木香散治赤白痢。
木香白豆蔻槟榔(各一两)干姜(炮半两)上为散。每服二钱半。米饮调下。
金凤散治男子妇人赤白痢疾。
凤眼草(三分)粟壳(二钱)母黑豆(二十丸)公枣儿(三枚)上为粗末。加蜜一匙。水二壳。
黄连茱萸汤主积冷彻白痢下不断。变成赤黑血汁烂鱼脑。肠疼痛。枯瘦不能饮
食。
黄连(四两)吴茱萸当归(各一两)石榴皮(三两)上以水三升。渍黄连一夕。
明旦更入
草果汤主肠胃冷热不和。下痢赤白。及腹热泄泻。脏毒便血。悉皆治之。兼主
脾胃。
草果甘草地榆枳壳上等分。为粗末。每服二钱。水一盏半。煨姜一块。煎至七分。去滓服。不拘时候。
肉豆蔻散治脾胃虚滑。泄泻不止。下痢赤白。无药可治者。
肉豆蔻罂粟壳甘草干生姜上等分为末。每服六钱。如赤加炙黄甘草一寸。若白多加炒生姜一块同煎。用水二盏。煎至一盏半。通口服。不拘时。两服。滓再煎作一服。如水泻。每服五钱。米饮调服。
地榆散治赤白痢。
地榆(一两)樗树白皮(一两)白术(三分)当归(三分)上捣筛为散。每服三钱。以水一中盏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拘时候。稍热服。
治赤白痢。冷热相攻。腹中疼痛。
黄连(半两)芜荑(半两)干姜(半两)甘草(一分炙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
神效方治赤白痢。
砒霜(半两)附子(半两)寒水石(一两)定粉(一两)上件药并生用。同研令细。以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。每服以冷水下三十丸。
安和饮子治赤白痢。不问老弱并治之。
罂粟壳(二钱半)木香(二钱半)甘草(二分)地榆(二钱)上为末。每服二钱。米饮调下。
黄连阿胶丸治肠胃气虚。冷热不调。不痢赤白。状如鱼脑。里急后重。脐腹疼痛
。口燥烦渴。小便不利。
阿胶(一两)黄连(三两)茯苓(二两)上黄连、茯苓、阿胶为细末。水调阿胶末。搅和丸
三圣丸治下痢赤白。日夜无度。及泄泻注下。
药皮大蒜罂粟壳(各等分)上捣筛。过粗者更捣。同淹一宿。次日慢火炒香熟。
亦旋筛取细者。余更炒。不尔则细者焦。碾为末。粟米饮糊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米汤下。
赤芍药散治赤白痢。
赤芍药香附子地榆(等分)上为细末。留心忍计。赤痢用赤芍药末一钱。香附子末半钱。地榆末一钱。蜜一匙。水一盏。煎五七沸。空心温服。白痢者。附子末一钱。芍药半钱。地榆一钱。蜜一匙。水一盏。煎七分。空心温服。日二服。小儿加减与之。
百草霜丸治心腹痛及白痢。一名针头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