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63 页/共 3614 页

日午再服。   龙骨散治热痢下赤黄色脓。心烦神热。腹内疼痛。而饮食减少。   龙骨(一两)黄连(三分)犀角屑(三分)黄柏(半两)赤芍药(半两)黄芩(半两)当归(半两)赤地利(三分)黄(三分)茜根(三分)鼠尾草花(三分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调下二钱。   大阿胶丸治发热下痢腹痛。甚至肛门痛欲绝者。   当归阿胶豆蔻龙骨赤石脂大艾黄连(各半两)木香乳香(各五钱)白矾(枯一分)上为末。用盐梅肉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陈米饮下。   苦参丸治热毒痢。注下赤黄。   苦参陈橘皮独活阿胶蓝青黄连黄柏甘草上等分。除阿胶外。为末。以水煮阿胶和饼。手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饮下。日三服。治痢大良。   黄芩散治热痢心神烦闷。小便赤涩。   黄芩(三分)赤茯苓(一两)川升麻(半两)吴蓝(半两)阿胶(三分)鬼臼(半两)黄连(半两)黄柏(三分)甘草(半两)上捣筛为散。每服三钱。以水一盏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计时候。温服。   结肠散治热毒不断。不问久新悉疗之。   苦参橘皮独活阿胶芍药干姜黄柏甘草鬼臼(各四分)上捣筛为末。   用蜜与胶共拌以和丸。并手捻作丸如梧桐子大。曝燥。以饮服十丸。日三服。不知稍加。此方以疗诸疰下及卒下。悉效。惟忌海藻、菘菜等。   黄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热痢下赤黄脓。腹疼心烦。   黄(三分)黄连(一两)黄柏(半两)生干地黄(二分)黄芩(三分)犀角屑(半两)龙骨(三分)地榆(半两)当归(三分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调下二钱。   木香丸   (出圣惠方)   治冷痢腹疼痛。烦闷不食。   木香(半两)地榆(半两)当归(半两)甘草(半两)黄(三分)犀角屑枳壳(三分)黄连(三分)上捣罗为散。炼蜜和捣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粥饮下   犀角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热痢下赤黄脓血。腹痛。心烦困闷。   犀角屑(一两)黄连(一两)木香(三分)当归(半两)黄(一两)地榆(一两锉)(案:此方原缺煎法及服法)   当归散   (出圣惠方)   治热痢下赤黄。腹痛烦热。   当归(三分)黄芩(三分)地榆(一两锉)黄连(一两)甘草(半两)犀角屑(一两)上捣   犀角煎疗热毒下血及豆汁。   犀角屑人参当归(各三两)黄连(四两)蜜(一分)上切。以水五升。煮取一升。去滓   犀角散治热毒痢并痢血。   生犀(二两)石榴皮(三两)黄连(三两)干姜(二两)地榆(三两)上为散。以米饮服方   黄连散治热痢烦渴腹痛。   黄连(一两)黄芩(一两)当归(一两)赤石脂(一两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不计时候。以   黄连丸   (一名羚羊角散)   治一切热痢及休息痢。日夜频并。兼治下血黑如鸡   肝色。或蛊痢腹中痛。有脓血下者。   黄连(二两半)羚羊角黄柏(一两半)赤茯苓(半两)上捣罗为末。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姜蜜汤下。暑月下痢。用之尤验。一方用白茯苓。腊茶送下。   芍药柏皮丸治一切温热恶痢。频并疼痛。无问脓血。并宜服之。   芍药黄柏(各一两)当归黄连(各半两)上为末。水丸小豆大。温水下三四十丸。   无时。兼夜五六服。忌油腻、脂肥、发热诸物等。拔粹方不用当归、黄连二味。以醋糊为丸。   四味阿胶丸治协热下痢。其色黄。烦躁多渴。脐腹疼痛。小便不利。   黄连(四两)茯苓(二两)赤芍药(三两)阿胶(一两)上为细末。用醋糊丸如梧桐子大。   乌梅丸治热留肠胃。下痢纯血。脐腹痛。或先经下痢未断。服热药蕴毒伏   热。渗成血乌梅肉(二两)黄连(四两)当归枳壳(各一两)上为细末。醋糊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   升麻汤   (出直指方)   治伤暑下痢痛。   升麻白芍药甘草(炙各十两)白干葛(十五两)上为粗末。每服三钱。姜三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