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044 页/共 3614 页
紫菀桔梗赤芍药白术(以上各等分)上为细末。每服三五钱。细切羊肝。拌之。
作面角儿。烧服之。白汤送下。
食前苍术芍药汤治痢疾痛甚者。
苍术(一两)芍药(一两)黄芩桂(各五钱)上锉。每服一两。水煎。
诃子散如腹痛渐已。泄下微少。宜止之。
诃子皮(一两生熟各半)木香(半两)黄连(三钱)甘草(炙各二钱)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以白术芍药汤调下。如止之不已。乃内有余邪。诃子散内加浓朴一两。竭其邪气也。
若泄久不愈者。多为传变痢疾。太阴传至少阴是为鬼邪。先以浓朴枳实汤。防其大变。
黄连阿胶汤治毒痢。及肠蛊注。下血如豚肝。心烦腹痛。又脉或大或小。浮焰
而起。下血如豚肝。五内切痛。此或因服五石汤丸。逼损气甚。则血自百脉经络而来
。注下甚。蛊毒。此为难治。
阿胶(一两炒)黄连(二两)黄柏(一两炒)栀子仁(半两)上为粗末。每服四钱。用水一盏。煎七分。去滓服不拘时。
圣枣子
(出医方集成)
治一切下痢。脐腹痛。
木香(一钱半)乳香(别研)没药(别研各一钱)肉豆蔻(二枚面裹煨)上为末。每服一钱。大干枣一枚去核。先入一半药末在内。次用水浸巴豆半粒。再入药末半钱。合定。用油饼纸裹一指浓。火煨面热为度。去面巴豆不用。则细嚼枣药空心米饮下。一方用乳香一两研。肉豆蔻二两煨作末。陈米糊丸效。
猪肝丸
(出千金方)
治下痢肠滑。饮食及服药俱完出者。
猪肝(一斤熬干)黄连乌梅肉阿胶(各二两)胡椒(如棋子大)上为末。蜜丸梧桐子大。酒服二十丸。日三。亦可为散。调服方寸匕。
郁子丸
(出危氏方)治痢后风。手足不能屈伸。或麻痘症。变手足筋急。亦能
治之。
郁李仁枳壳川独活鳖甲(醋炙黄)上等分为末。木瓜汤调下。
治一切痢有效。
(出圣惠方)寒水石(一分)附子(一分炮去皮为末)砒霜(一分)定粉(一分)上都研粉以水浸蒸饼和丸。如黍米大。每服三丸。不拘时以新汲水下。忌食热物。
又方
(出圣惠方)朱砂(二两)硫黄(一两)砒霜(半两)黄丹(一两微炒)上件细研如粉。水浸蒸饼和丸。桐子大。每服以冷冻饮料下一丸。忌食热物。
又方
(出圣惠方)巴豆(十枚去皮心出油)硫黄(三分)朱砂(三分)上为细末。研如粉。以面糊和丸。绿豆大。每服以新汲水下二丸。忌食热物。
又方
(出圣惠方)白矾(一两烧灰)朱砂(半两)麝香(半钱)上都研如粉。糯米饭和丸。如黄豆大。每服不计时。以二宜汤下十丸。
又方
(出圣惠方)巴豆(七枚去皮心出油)深色胭脂(二钱)上先研巴豆为末。次入胭脂同研令细。
煮枣肉和丸。黍米大。每服以冷冻饮料下三丸。小儿一丸。忌食热物。
黄丸子
(出医方大成)
止诸痢。
黄连(八两)枳壳(四两)大黄柏皮(四两)上为末。面糊为丸。空心饮汤下。
如里急后重。加枳壳汤下。
参附汤
(出危氏方)人参绵附(炮去皮脐)肉豆蔻(微火煨裂)上锉散。每服二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七片。枣二枚。煎食前服。
治痢。紧严绝妙。
金樱花叶及子罂粟壳(去瓤及蒂萼醋炒)上为末。用蜜丸。手指头大。五花痢用春茶、陈
香茸丸
(出危氏方)
治下痢危困。气血衰弱。
麝香(半钱别研临时入)鹿茸(燎去皮毛酥炙一两)上鹿茸为末。再入麝香。以灯心煮枣肉为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空心食前用米饮下。若再添入乳香半两。尤有效。
杨梅方和五脏。能涤肠胃。除热。溃气。切不可多食。甚能损齿及筋。亦能治
痢。
用杨梅烧灰服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