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307 页/共 3614 页

(出经效良方)   治邪入经络。体疲肌热。兼治伏暑。   柴胡(四钱)甘草(二钱)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水一盏煎至八分。食后热服。冬润肺。   夏解劳伤。老幼皆可服。   治劳气   用小芥子三升捣末。绢袋盛。酒三升浸之。历七日去滓。温服半升。渐至一升半。得方便合。忌如他药。   神传膏   (出本事方)   治劳瘵吐血妄行。   用剪草一斤。婺台州皆有。惟婺州者可用。状如茜草。又如细辛。净洗为末。入生蜜一斤和为膏。以银石器盛之。不得犯铁器。九蒸九曝。一日一蒸曝。病患五更起。向东坐。不得语。用时挑药如粥服之。每服四匙。良久用稀粟米饮压之。药冷服。粥亦不可大热。或吐或下。皆不妨。如久病肺损咯血。只一服愈。寻常咳嗽血妄行。每一服时神效。   有一贵人。其国封病瘵。其尊人尝以此方示之。九日而药成。前一夕病者梦人戒令。翌日勿令服药。次日将服之。为屋上坠器中。不可服。再合既成。又将服为猫覆器。又不可食。   又再作未就。而是人卒矣。此药之异如此。若小小血妄行。一啜而愈。或云是陆农师夫人。   乡人艾孚先尝亲说此事。渠后作大观本草亦取入集中。但人未识。不甚信耳。   太上延年方胜追魂散   (出华佗中藏经方)   治劳瘦垂死方   人参杏仁(去皮尖)天灵盖(一两炙)椒(一分去目微炒出汗)柳桃心(一小握)柴胡(一两)上用童子小便一升。末一两煎令热。空心日午各一服。五日效。   神仙夺命丹   (出杨氏家藏方)   钓传尸劳虫。   石燕子(一枚火烧令红醋淬冷)母丁香(一钱半)水磨雄黄(二钱)酒蜡(半两)鳖血(一蛤蜊壳)上件为细末。将酒蜡鳖血同化开。为膏子。次入余药和成剂。丸如绿豆大。   每用一丸。装在钩子上。钩系绯线一丈二尺。再用丝线少许裹缠丸药。令患人先吃糕两口。后用一服。此药吞下良久。线动。用力拽出。急以铁钳投热锅内。急煎。五月五日日未出时合药。不得人见。   治一切男子劳蒸传尸。流连鬼疰。夜梦不祥。精原流出。元气亏损。小便频数。忽   黄忽赤。吃食减少。心躁不安。身上肌肉。忽觉枯瘦。面色乍青乍黑。乍赤乍白。变异   不定。精神不足。多困少力。大腑伤热。一切劳候。百般病证,并皆治之。脉气洪大。   亦可吃。   (出杨子黄连肉豆蔻当归(各四铢)麻黄(去根)天灵盖(酥炙焦色)鳖甲(醋炙各半两)杏仁虎骨(酥炙)茯苓柴胡(去毛)贝母(去心)沉香木香羌活牡丹皮(去心)桔梗前胡(去毛)荆芥穗(各一两)细辛(三铢)上杵骨药三件为末。所余药为散。   每服一两。以童子小便一碗半。于新瓷瓶内炼之四回。以糠火烧炼。取一盏半。至鸡鸣时。空心去滓。热吃。临药热时。更入葱头五枝。同炼。内有天灵盖虎骨鳖甲等。根据法修治。杵罗如飞尘。所余众药等只粗罗为主散。却尽底相滚。令匀。然后煎炼服饵。留滓焙干为末。炒熟面相滚。滴水丸。如梧桐子大。食后熟汤下三十丸。   神授散   (出危氏世医得效方)   治诸传尸劳气。杀虫。   上用川椒二升择去子。并合口者。炒出汗。为末。每服二钱。空心米汤调下。须痹晕闷少顷。如不能禁。即以酒糊丸。如梧子大。空心服三五十丸。昔人曾与病劳妇人交。妇人死。   遂得疾。遇一异人云。劳气已入脏。遂令急服二斤。其病当去。如其言。服之几尽。大便出一虫。状如蛇。遂安。续有人服之。获安。济者多矣。   治膏肓劳嗽。喘满成瘵。   (出永类钤方)真苏合香丸(四两)通明雄黄(二两)黑锡(炒灰末半两)上辰日取东引桃枝二尺四寸。柳枝一尺二寸。东引石榴根六寸。捶碎水熬二盏至一盏。复熬至半盏。瓦器中煎之。乳钵中将前三药旋入药汁中。捣千余杵。分作三十丸。朱砂末二钱麝香少许为衣。曝干。姜汤嚼下。干嚼亦可。却服助药。嗽甚者。合香只二两。次以黑锡作细末。每服五钱。五更初炙猪肉蘸吃。助之。又补以青蒿鳖甲嘉禾散等分。乌梅姜枣煎服。一月愈。   夏贵公熏劳法   (出永类钤方)好雄黄(三钱)茜草(二钱)款冬花(二钱)玄参(三钱)百部(三钱)艾叶(一钱)信石(半钱)雌黄(半钱)雷丸浓朴(作末)以香炉有盖者封上。留一小孔。出烟患人以纸塞鼻。以口吸其烟。久则饮少许清米饮。   日三次。虫死嗽愈。加百部芜荑仁苏木熔蜡和摊纸上。贵公在蜀作宣抚。甚秘宝之。以膏肓之疾。药不能及。熏之有效。   治劳瘵   (出永类钤方)三月四月。取桃叶五升。熟捣。脱衣避风密室中。坐其上。从旦至暮。尸虫悉出。   又方   (出永类钤方)空心食榧子百个。诸虫悉化为水。   又方   (出永类钤方)桃仁去皮研膏。煮汁如米作稀粥。空心日二服。   又方   (出永类钤方)用桃叶捣汁服。   又方   (出永类钤方)酸石榴皮东引。无根水浓煎。初更服。天明虫下。稀粥补之。   又传尸劳疾羸瘦者   上以鳖甲一个。烧令黄色。筛末。酒服方寸。早午日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