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济方 - 第 2308 页/共 3614 页

治劳嗽骨蒸。久积羸弱成瘵者。   (出本草)以温州白干姜一物。浆水煮令透心。润温湿取出。焙干捣筛。陈廪米煮饭为丸。如桐子大。一服三五十丸。汤酒任用。其效如神。   治瘦病骨蒸羸瘦。精髓虚弱。四肢少力。   (方见猪肾羹方)   治瘦病咳嗽骨蒸羸弱。助血。   卷二百三十五 劳瘵门   灸法   崔氏灸穴崔氏承相灸劳法。外台秘要崔相家传方。及王宝臣经验方。悉编载。然皆差误。毗陵郡。有石刻最详。予取诸本。参校成此一书。此石刻方。极为委曲。根据此治人。未尝不验。往往一灸而愈。予在宜成。久病虚弱。亦用此而愈。   卷二百三十五 劳瘵门   唐中书侍郎崔知悌政序   夫含灵受气。禀之于五行。摄生乖理降之于六疾。居岐黄广记。蔚有旧经。攻灸兼行。   显著斯疾。骨蒸者。亦名传尸。生谓。亦称复连。亦曰无辜。丈夫以癖气为根。妇人以血气为本。无问少长。多染此病。婴孺之流。传注根。其为状也。发干而耸。或聚或散。或腹中有块。或脑后两边有小结。多者乃至五六。或卧出盗汗。梦与鬼交。虽目视分明。而四肢无力。上气食少。渐就沉羸。纵延时日。终于尽。予忝洛州司马尝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。   前后瘥者。数逾二百。至于狸骨獭肝。徒闻曩说。金牙铜鼻罕见其能。未若此方扶危济急。   非止单攻骨蒸。又别疗气疗风。或瘴或劳。或邪或癖。或患其状甚广。灸活者。不可具录。   略陈梗概。又恐传受讹谬。以误将来。今故具图形状。庶令览者易悉。便所在流布。颇用家藏。未假外请名医。旁求上药。还魂返魄。何难之有。遇斯疾者。可不务乎。   卷二百三十五 劳瘵门   取穴法   先两穴令患人平身正立。取一细绳之。勿令展缩。顺脚底贴肉坚踏之。男左女右。其绳前头与大拇指端齐。后令当脚跟中心。向后引绳循脚肚贴肉直上。至曲中。打横纹截断。   又令患人解发。分两边令见头缝。自囟门平分。至脑后。乃平身正坐取向。所截一头。令与鼻端齐。引绳上至循头。纵至脑后。贴肉垂下。循脊骨引绳向下。至绳尽处。当脊骨。以黑点记之。黑点不是灸处。又取一绳子。令患人合口。将绳子按于口上。两头至吻。却钩起绳子中心。至鼻柱根下。如此便齐两吻截断。将此绳展令直。于前记脊骨上黑点。横量取平。   勿令高下。绳子先中折。当中以墨记之。却展开绳子。横量。以绳子上点正压脊骨上黑点为正。两头取平。令无高下。于绳子两头。以白圈记。白圈是灸穴。以上是第一次。点二穴。   次二穴。令其人平身正坐。稍缩臂膊。取一绳绕项向前。双垂与鸠尾齐。鸠尾必是岐骨。人有无岐骨者。至双胸前两岐骨下。量取一寸。却是鸠尾也。即双截断。却背翻绳头。向项后以绳子中停取心。正令当喉咙结骨上。其绳两头夹项。双垂循脊骨以墨点之。黑点不是灸处。又取一绳子。令其人合口横量。齐两吻截断。还于脊骨上。以黑点横量如法。绳子两头。   以白圈记之。白圈处是灸穴。以上是第二次点穴。连前共四穴。同时灸。日则各七壮。至二七壮。累灸至一百壮。或一百五十壮。为妙。候疮欲瘥。又根据后法再灸二穴。又次二穴。以二次量口吻。绳子。于第二次双绳头尽处。黑点上。当脊直上不坚点。令绳中停。中心在墨点上。下绳尽头。以白圈两穴。白圈是灸处。以上是第三次点两穴。谓之四花。穴灸两穴。   各百壮。三次共六穴。各取离日。量度讫。即下火。唯须三月三日艾最佳。疾瘥。百日内慎饮食房室。安心静处。将息各一月。后觉不瘥。复初穴上再灸。   凡骨蒸之后。所起辨验。有二十二种。并根据上项灸之。(出济生方)一、胞蒸。小便赤黄。二、玉房蒸。男遗尿失精、女月漏不调。三、脑蒸。头眩闷热。   四、髓蒸。觉髓沸热。五、骨蒸。齿黑。六、筋蒸。甲焦。七、血蒸。发焦。八、脉蒸。缓急不调。九、肝蒸。或时饥前昏眩。十、心蒸。舌焦或疮或时胸满闷。十一、脾蒸。唇焦折或口疮。十二、肺蒸。口干生疮。十三、肾蒸。耳干焦。十四、膀胱蒸。右耳焦。十五、胆蒸。眼目失光。十六、胃蒸。舌下痛。十七、小肠气。下泄不禁。十八、大肠蒸。右鼻孔疼痛。十九、三焦蒸。乍寒乍热。二十、肉蒸。别人觉热自觉冷。二十一、皮蒸。皮肉蒸鸡皮起。二十二、气蒸。变身壮热不自安息。   用尺寸取穴法   (出济生方)凡孔穴尺寸。皆随人身形大小。须男左女右。量手指中心一节。两横纹中心。为一寸。   取艾法   (出济生方)端午日。日未出。于艾中以意求其似人者。辄采之。以灸殊有效。幼时见一书中云。尔忘其何书也。艾未有真似人者。于明暗间苟以意命之。万法皆妄。无一真者。此何疑耶。   用火法   (出济生方)黄帝曰松、柏、柿、桑、枣、榆、柳、竹等木火用灸。必害肌血。慎不可用。凡取火者。宜敲石取火。或水精镜子于日得者太阳火。为妙。天阴则以槐木取火。亦良。   治劳瘵   膏肓肺穴。每穴各灸九壮。仍根据虫醉日。各穴穴。多灸多为妙。灸后百日。忌煎生冷热物。毒食。仍戒房事。避风寒。减喜怒。安心静处。将息。若一月犹觉未瘥于初穴上。   再   灸劳病方   (出瑞竹堂方)从下数至第三根短筋。稍尖上。灸二寸炷。男左女右。又于项后数下至第三脊沟点穴。   灸。随病患年纪。几十岁即灸几十炷。   灸劳瘵方   膏肓二穴。可以回生。或肚脐相对。取背脊骨。正对灸。有验。艾炷亦不可多。   骨蒸传尸之病。乍寒乍热。有时唇赤。或颊赤。并痢血多唾。欲得食或不欲食。两脊脉常急。患人多咳盗汗。以指按捻脊膂四边肉。有时心胸胀满。气急黄瘦。膂中肉尽。遂即着床。胸前自动。脊膂两边肉尽灸疗即难。如灸。候胸前肉动。非是灸法。如看病患是也。更不须选离日。即将病患于五道头日午时灸。灸七壮。若先知其病。又缓。即取离日午时大吉。   欲灸覆病患面向下。着地取撅。肋头以病患大拇指。自捻着。展中指。直向脊骨。指头脊膂中肉小筋上。点记。从点记处。向上至耳下尖头。即中尖。屈绳从初点处。向上还当脊膂点绳所到记之。更又在屈绳从原点记处。向上还准前点记。一边点四处。两边俱点。总八处。   各须去脊骨远近一种。并须上下相当。下从撅筋。上至耳根取直。共八处。一时下火。艾炷如枣核大。坚实作灸了。即以灰三匝围坐处。便归家。不须回顾。禁面生冷肉。时忌色。及杂食。平复后。任根据常未平复。有若犯。重   神素师灸骨蒸咳法   当头耳孔。横量。相离三寸许。相当灸有穴。日灸三壮。至第八日。灸二七了。第三椎上第二椎下。男取左手。女取右手。头指根据两指头。东西灸。日一七壮。至第八日。各灸五十壮。复五日。日各灸十五壮。胫取系鞋。横大文量至膝。下中分当胫骨外。日灸一七壮满。   第八日日灸满三十五日了。当背上。皆男左女右取头指取腕文。当指当头灸。日七壮。至第八日满百壮。妇人肚胀月节不通。取左手头指。当脐量至下腹。当指头灸。日七。满三百壮。   膈上午后灸。膈下午前灸。   又灸法   立脚于系鞋处横文。以手四指于文上量。胫骨外逼胫当四肢中节按之。有小穴。取一缕麻。   指掌穴   (出经效济世方)